上周一再次訪問小菲力復興校的原因是想要對於園長的教育態度,
以及對於特殊兒的接受度做進一步的了解。
初次訪問位於寶元路的復興校是三個月前的事情了,那次因為我還不是很了解哥哥的情緒跟語言問題,
所以重點是在了解整個學校的一般狀況,從環境,教學到作息等等。
初次的感覺是相當不錯的,我想最大的優點是--小菲力復興校整個就是給我一個很新的感覺,
從電動遙控的大門,有著大片落地窗的教室,到明亮的室內空間,還有豐富新穎的各式圖書及教具,
我想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喜愛這樣的感覺。
學校是兩層樓的設計,其中有個大樓梯貫穿,而就在大樓梯周邊則有寬廣的緩衝空間,
所以空間設計的感覺非常不錯。
感覺起來是有那麼一點貴族氣息(以在新店而言啦...台北市的話
園長非常的親切有禮貌,但又帶有教育工作者的權威感,
先再帶我快速複習一遍園內的各個空間,
接著就到園長辦公室,進入正題;
我很快的把哥哥妹妹的狀況,對於哥哥的特殊氣質,
以及正在準備評估的事情,清楚的表達一遍。
園長的建議是讓妹妹先入學,然後等哥哥評估結果出來在尋找適當的園所。
這樣的回答一開始是讓我覺得,是不是園方不想招收特殊障礙的學生,
但園長回答很妙,她是覺得這樣的安排對妹妹是最好的,
因為他們有很多經驗顯示,雙胞胎的一方通常會被另外一方牽絆,
而且常常是發展較慢的一方會依賴發展較快的另外一方。
後來對照勁寶兒老師的說法,也是認為妹妹一開始最好是單獨一班,
我仔細想想也有道理,
常常我在家裡跟哥哥妹妹一起念一本故事書,
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哥哥,往往念到一半就突然自顧自的跑開,
為了顧及哥哥的安全 (怕他跌倒,或發脾氣去撞牆),我也只好跟著他而放掉妹妹正在看的書,
不只一次我看到妹妹的乞求眼神,
好像在跟我說: 為什麼爸爸你不念故事書了?
隨著妹妹哥哥的發展程度不同,也許兩歲後再也不能用"雙胞胎就是要隨時在一起"的觀念來思考。
當然我還是沒有忘記再追問園長,
復興校是否有接收教育局安置身心障礙的學童,
果然我得到的是模擬兩可的答案,
像是建議哥哥晚點入學,或是先去醫院早療等等;
不過我所接收到的訊息是,
復興校比較沒有特教方面的經驗,建議如果有需求的家長應該尋求特教機構,
或者醫院診所的早療單位協助。
(這裡聲明,純粹我個人解讀,不代表示是事實)
其實我一點都不覺得園長是在拒收有特殊需求的哥哥,而只想收沒甚麼大問題的妹妹;
他只是說明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這裡是不適合目前狀態的哥哥入學,因為老師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這樣只會耽誤了哥哥的發展。
我感謝園長如此坦白,因為他應該知道這樣的坦白,極可能讓我把小菲力剔除在名單之外,
但他還是很誠懇的做了這樣的回答,
我真的很謝謝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