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中,在網路上搜尋早療資訊時,看到一位自閉兒的媽媽分享了她的心得 (原文轉貼如下),
文/心路編輯室
「朋友長輩都跟我說,你第一胎黏人難帶,第二胎一定會比較乖。果然奕奕出生後很獨立,總是獨自玩耍。直到奕奕一歲,我才覺得應該多和他親近互動,但是他總是自顧自的玩。到了兩歲,我開始擔心他是不是沒有聽力,所以才不理我!」
「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愛兒兒童發展中心」的家長許佩玲,說著第二個孩子「奕奕」小時後的情況。「奕奕發起脾氣時常常激烈的打人,和不斷撞自己的頭。醫生認為他有情緒管理上的障礙,檢查後認定他有發展遲緩,尤其是語言部分,另外有輕度的自閉症。」這是奕奕兩歲多時,許佩玲帶著孩子跑遍台大醫院和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進行心理治療和評估得到的結果。
「奕奕因為說不出話而總是週而復始的撞頭、打人,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幫他?後來我在新店市比較了十家以上的幼稚園,請教了醫生的看法,最後決定選擇心路「愛兒兒童發展中心」。因為這裡同時招收發展障礙和一般的孩子,融合教育會比較合適奕奕,而且這裡有專業的老師和治療師,會教我怎麼幫助奕奕。」
「第一天上學,奕奕含著淚央求我陪他進去教室,後來我乘著他不注意離開了。但是我走到大門口覺得好捨不得,這是他第一次離開媽媽的身邊。我覺得很自責,要不是我讓他生下來就是特殊的孩子,他也不用這麼小就去上幼稚園。但是我知道他已經三歲,必須爭取更多專業的早期療育時間!因此我擦乾眼淚,咬著牙離去了。」奕奕上學的前兩週,天天都在學校裡哭,不過許佩玲還是堅持天天送他去上學。
現在奕奕已經會與人互動、好發問、會說成語、可以和他哥哥一起玩耍。「我不怕人家知道奕奕是自閉兒,反而我認為要讓大家知道,因為唯有瞭解才會有理解和諒解,大家也才能用正確、恰當的態度去和奕奕相處。」
現在許佩玲只要感覺到別人的小孩有比較特殊的地方,都會不諱言但婉轉的建議對方帶孩子去檢查。因為唯有及早發現和面對,才是對孩子成長最正確的幫助。她也會分享她的育兒經驗,告訴別人現在看起來活潑正常的奕奕從以前到現在的大進步。
(作者為「愛兒兒童發展中心」家長)
=====
訴說他兒子本來在情緒不佳時,只會打人跟撞頭來表達不滿,
經過診斷是輕度自閉症,加上語言發展遲緩,
也是跟我一樣逛遍新店的大小幼稚園,在醫生的建議之下,
選擇了心路基金會位於新店的愛兒發展中心。
一開始也是很難捨得,但在這位媽媽的堅持之下,
透過中心把療育融於日常生活之中,
現在小孩已經大幅改善與人溝通的障礙。
我嘗試著打電話去愛兒發展中心詢問,
熱心接電話的志工(後來才知道是心路基金會負責行政的小姐)聽我訴說我的問題,
除了解釋給我愛兒中心的課程跟收費,另外還幫我約了中心的社工師,
今天就馬上殺去位於中正路的愛兒參觀,還有跟社工師面談。
社工師劉小姐是位非常客氣,又有禮貌的年輕女孩,
先帶領我參觀了中心的三層樓,
由於有先上Google做過作業,場地跟我預期中的差不多,
設備都有點陳舊,而且有的地方還稍顯雜亂,
這個我可以理解,因為這是非營利機構,
只靠跟家長收取少許的收費(一個月$9600,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再減免$3000),加上政府的補助,
要維持美而美奐的環境的確是天方夜譚,
但這並不是我選擇學校的主要考量,
針對特殊兒設計的課程內容跟教具,還有老師的特教技能才是我關心的重點。
況且設備有在用才會舊啊,如果都擺著當裝飾當然不會壞。
在參觀教室時,剛好是下午角落教學的時刻,我看到有一些嚴重障礙的學生跟著一般生上課,
可能是罕病的兒童,模樣乍見很嚇人,
有一個兩眼幾乎全部爆出於眼眶之外,鼻子跟嘴巴全部凹陷,
另一個是整個上半身都無力,只能癱軟在電動步行車上,連臉都看不到前面的老師,
但我觀察他們其實都很努力上課,
上課的氣氛比一般幼稚園還活潑。
(社工師解釋是因為特殊兒需要的是更誇張的語調跟動作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愛兒的課程分為日托班跟融合班,日托班是收中重度障礙學生,
融合班則兼收一般生跟輕度障礙的特殊生,但課程都是圍繞在如何建立起生活自理的能力,
我總結社工師解釋發展中心的優點在於:
1. 將早療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讓幼兒每天都可以將所學用到生活中,並讓老師跟治療師可以隨時輔導。
2. 白天長時間(9am-3pm)的密集療育,讓早療效果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效
3. 擁有其他普通園所不可能有的1:3超低師生比,老師能花更多時間在每一個學生之上
我跟社工師談了快一個小時,我跟社工師說我們在等七月底評估出來後,
如果哥哥的情況輕微,我準備讓他早上去上一般園所,下午跑醫院或診所上早療課,
如果醫生說情況比較嚴重,我會考慮讓他直接來發展中心密集的早療;
劉小姐聽了後很誠懇的跟我說,
在中心這裡上課可以避免幼兒環境轉換的心理調適成本,
而這正是常常早療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因為自行前往早療場所,一次一個小時的療程,對於小小孩來說實在學不到太多,
如果家長回家不能配合繼續將早療的課程繼續在家裡複習,
實在無法期待太多效果,
加上兩歲的幼兒體力較差,如果再加上舟車勞頓,
恐怕會影響上課的情緒。
我聽了後是覺得頗有道理,不過我還是準備等評估完,
聽了慈濟醫生跟治療師的建議再來決定選愛兒或是一般幼稚園。
由於中心的師資有限,但等待入學的特殊兒眾多,
所以可能要等兩三個月才有入學的名額。
我就先報名後補卡位再說,到時排到了再看醫師如何決建議;
其實我還有個最大的擔心,MIKI應該很難接受自己的兒子要去收特殊學校上課,
我其實也很難接受,畢竟一般父母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問題不大,
但怎麼做對小孩是正確的,父母就該怎麼做,
MIKI的爸爸,我的岳父,Chris的外公有一次語重心長的說,我應該堅持甚麼是對的就怎麼去做,
我當然希望Chris情況不嚴重,能跟Grace一起上普通的幼稚園,
不過如果天不從人願,我寧可相信一年早期療育勝過六倍晚期治療的理論。
現在就先準備好這個最壞的打算,
只希望上帝能憐憫我們家,Chris只是輕微的發展障礙而不需要到特殊教育的環境接受教育。